發泡混凝土中的水泥標準應該如何控製?
發布時間:2020-11-30 16:09 瀏覽次數:
水泥是混凝土製作中的基礎材料,為了改變混凝土的既有性質,通常需要進行一定比例的水泥與材料的混合來達到,今天發泡混凝土廠家要和您分享的就是在設計發泡混凝土時應該如何控製水泥的標準。
1.水泥的種類。前期和後期強度均高的水泥種類(如雙快矽酸鹽水泥)可適當下降配比量,後期強度低或前期強度低的水泥種類應進步水泥配比量;
2.水泥的強度等級。高強度等級的水泥可下降配比量,低強度等級的水泥應進步其配比量;
3.水泥的質量情況。大廠名牌新式幹法回轉窯水泥,配比量可適當下降,而小廠立窯水泥或混合材摻量大的水泥應適當進步配比量;
4.產品的密度和強度要求。低密度或強度要求較高的應進步水泥配比量,高密度或強度要求較低的可下降水泥配比量;
5.初養溫度。在澆注(澆築)後的初養溫度較低(<25℃)。應進步水泥的配比量,在初養溫度較高時(25℃~45℃),可適當下降其配比量。若選用蒸養或蒸壓,還強以再下降水泥的配比量;
6.活性微集料(摻合料)的種類和活性。選用高活性的微集料,可下降水泥配比量(如超細礦渣),而選用低活性的微集料(如二級粉煤灰),可進步水泥的配比量。
當然不論怎麽配比,發泡混凝土都應有一個基本的水泥比例以保證產品的質量,通常這個比例不會低於50%,具體的數值要看發泡混凝土所需的性質來定。
上一篇:
上一篇: